校史沿革

1899年2月19日,俄罗斯政府决定在圣彼得堡建立一所理工学院。1902年10月2日,学院隆重举行挂牌成立典礼。理工学院建校目标为培养具备高水平的工程与经济专业人才,首批院系涵盖电气工程、冶金学、船舶建造以及经济学。

德·伊·门捷列夫、阿·尼·克雷洛夫、阿·斯·波波夫、德·康·车尔诺夫等多位世界著名学者都曾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更成为了首批教授和系主任,树立了不同的科研学派。

im1.jpg
im2.jpg
ntm.jpg

1918年六月,理工学院更名为“第一理工学院”。

我校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各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在俄罗斯电气化发展的背景下,我院承担了“西北地区电气化设计开发” 项目中一部分最为复杂的工作。

在20-30年代,我院科学家对能源和冶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层研究与规划。

在30年代,我院参与了国家工业化目标的决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院照常开展了学生培养与科研工作。当时坚持工作的专家和学者在设计与发展军事装备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航空设计师奥·康·安东诺夫、尼·尼·波里卡尔波夫,以及二战优秀坦克设计师米哈依尔·科什金。

1946年十月,理工学院改为高等教育部直属,获得了独立开展教学计划的权利。

自1950年起,我院开始培养外籍学生。1965年面向外籍学生开设了预科系。

1968年,开创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的特殊设计局在我院成立。今天,中央机器人技术与工程控制论科学研究与规划设计院是俄罗斯最大的科研中心之一,由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维·阿·罗博达主持工作。

我校科研团队参与了地球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与发射工作,并将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东方号”送进了太空。

20世纪70年代,学院科研团队在水能、动力机械制造、通用物理与核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中以尤·谢·瓦西里耶夫、罗·阿·苏里斯、维·叶·戈兰特、列·涅伊曼、格·尼·亚历山德罗夫为代表的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在我校工作或学习的科学家中,一共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尼·谢苗诺夫(化学,1956年)、彼·列·卡皮察(物理,1978年)以及若·伊·阿尔费罗夫(物理,2000年)。

1975年,我院成为全苏唯一一所获国际认可并被国际大学联盟吸纳的技术类高校。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校科研人员就开始了对现代科学的研究,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生态学及环境保护。

1999年2月19日,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百年纪念日。

自2000年以来,圣彼得堡理工大学开始积极发展新学科。

2003年,开设法律系、管理与信息科技系;2005年,开设外语系。

2007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获得国家教育专项资金对创新型教育规划的拨款。

2010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获得“国家研究型大学”学术地位。

2013年圣彼得堡理工大学通过评选,成为俄罗斯教科部5-100-2020项目的十五所高校之一。项目的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保证至少有五所俄罗斯高校进入QS世界高校排名前100位。 理工大学稳定的进入了QS世界大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优秀大学排名榜,目前排名为401-410位。

在2017年金砖五国和发展中国家大学泰晤士报高校排名中,理工大学位于107名,俄罗斯高校第11位。

2016年理工大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成立办事处的俄罗斯高校,2016年4月21日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了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办事处的成立典礼。 2017年4月19日理工大学在西班牙马德里开设了信息中心。